军转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86782|回复: 153

[版主发布] 漠北之战议得失(跟帖有奖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5-21 20:30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游客,本付费内容需要支付 2枚金币 才能浏览支付

评分

参与人数 12津贴 +215 收起 理由
狼行千里123 + 10 很给力!
淘气的中年人 + 20 很给力!
福运生 +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风信子0306 +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情牵首尔 + 30 很给力!
腊梅666 +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司令员中将 + 20 很给力!
地道云南人 +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倚网情深 +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北方行者 +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江海一号 +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温柔胖哥 +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,论坛有您真好!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15-5-22 01:17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本帖最后由 天天游客 于 2015-5-22 01:26 编辑 ( k" y) a- n, H3 T4 M1 w9 Y' I

8 F: @: G* g. D( K      相比于隋炀帝以“不遵臣礼”三征高丽,汉武帝北击匈奴更具现实意义:自先秦以来,匈奴屡次南侵,烧杀掳掠,予取予求,严重威胁边疆,白登之围甚至还差点抓住了汉高祖,幸亏刘邦行贿单于阏氏,走夫人路线才得以解困,匈奴的威胁是现实的。到了武帝时,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,汉朝国力军力大增,已经具备了和匈奴决战的资本,因此汉武帝北击匈奴不是率性黩武的莽夫之为。   
- z( r: s/ g' I, M; v6 @8 F) [   
    相比于宋太宗两次伐辽,仓促出兵,指挥无方,汉武帝的行动更具战略价值:如淘气兄所说,武帝七战七捷,从第一次的四路出击,一胜一平两败;到第二次的李广卫青两路并进,大败匈奴;再到后来数次大战,快速突击,出其不意,战略战术更加成熟。加上将才辈出,李广、公孙贺、赵食其、曹襄,还有后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,可以看出汉武帝在用人用兵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调整,: E& Y: G0 W* m+ V& q1 n
   * y: t) ]4 x6 i* P
    相比于明成祖五次亲征北伐,纵横草原,所向披靡,
实则北元实力尚存,仅仅25年之后土木堡之变就击败了二三十万的明军主力,生擒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。相比之下,汉武帝驱逐匈奴更加彻底,更具历史意义。武帝的战争基本上击溃了匈奴主力,深入敌后,横绝漠北,从此漠南无王庭,匈奴更是一再分裂,进而南迁西进,对汉朝北边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。汉朝从此掌握了河西走廊,打通至中亚的商路,建立了丝绸之路,开启了
最早的中西方交流的桥梁。而且从此之后,汉朝取得了对匈奴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绝对心理优势,此前匈奴冒顿单于写信调戏太后吕雉,吕雉那么强硬的性格也只能赔笑隐忍,所谓韬光养晦,不过是忌惮白登之围的阴影罢了。汉武帝之后的汉朝人敢于喊出“犯我强汉虽远必诛”了,对待游牧民族的袭扰敢于主动出击了,西域诸部摆脱了匈奴的管辖,相继臣服汉朝,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,到东汉班超、窦固几乎以一己之力经营西域,这都是汉族人之前没有过的自信。
" o: u* U/ F2 s) h7 @3 e   
$ r: u5 R) G4 @8 ?    最后再说说战争负面影响吧,消耗肯定是有的,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国库几乎被掏空,全国战马损失60%,汉军伤亡十万计,这是战争的代价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之后并没有出现秦、隋两代那样的经济崩溃,民生凋敝,也没有出现唐开元之后那样的急转直下,而是紧接着昭宣中兴,合称武昭宣盛世,长达近百年,这是因为武帝的北伐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,巩固了北方,开拓了西域,创造了和平发展的环境。更难能可贵的是武帝临终前能够亲下轮台罪己诏,扭转好战方略,重启汉初黄老思想,无为而治,与民休息。至于汉武帝晚年建明堂,筑高台,好大喜功,肆意挥霍等行为造成的一些混乱,只能说是他个人原因的后果,对整个对匈奴战争的合理性不能产生影响。2 l8 s; w/ R2 e) r1 _, v* i% g

; S- o) c8 X! q  u* K; v2 w

评分

参与人数 3经验 +130 津贴 +120 收起 理由
淘气的中年人 + 20 很给力!
周游列国001 + 50 + 20 赞一个!
老家在黄陂 + 80 + 80 谢谢精彩回复,论坛有您真好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03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历史就是历史,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战略思想的体现;有利也有弊,有利是使得汉朝彻底没有了漠北的隐患,有弊是汉朝统治者没有想到损失之大其实是难以承受的,至于是否改变了历史的走向,个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,历史不会被改变,只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已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50 津贴 +5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50 + 50 感谢周版参与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成长值: 9220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06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漠北之战众说纷纭,功过评价不一,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、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,2创造出了卫青,霍去病的英雄故事并留名青史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30 津贴 +3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30 + 30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06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汉武盛世,国力昌盛,技术革新,从西域获得的良种马以及加大重骑兵的打造,从物质条件上已经具备决胜匈奴的条件,而且以汉武帝和卫青为首的上层,一直以决战匈奴为己任,强烈的尚武精神,训练出强大的军队!而匈奴墨守成规,不思进取,还是老战法、老套路袭击大汉,胜负的天平早就向汉朝倾斜,打败匈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!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50 津贴 +5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50 + 50 谢谢精彩回复,论坛有您真好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0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真是应了那句话: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打败了敌人,自己也伤了元气。致使西汉开始逐渐走向衰落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30 津贴 +3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30 + 30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1:13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老家在黄陂 于 2015-5-21 21:25 编辑 ) [  m, d; M, v5 ?0 T" e- ]
周游列国001 发表于 2015-5-21 21:033 m6 Q  \* v; l$ u& w
历史就是历史,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战略思想的体现;有利也有弊,有利是使得汉朝彻 ...

! c- k) N: ^/ C  d' z. z
! h4 r% f; H. D8 j      漠北之战,对当政者,战与不战,何尝不也是一种借鉴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1:17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晴天浇水 发表于 2015-5-21 21:06
( k8 b3 u2 F$ C- W  y( I汉武盛世,国力昌盛,技术革新,从西域获得的良种马以及加大重骑兵的打造,从物质条件上已经具备决胜匈奴的 ...
9 W* Q6 K6 k/ G
     如果当时汉军能从自然环境方面进行更多的侦察,摸准气候变化情况,并在后勤补给方面做好更充分的部署,一定会大获全胜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1:1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善行菩萨 发表于 2015-5-21 21:06& R+ [! h$ p; T1 q: L5 T
漠北之战众说纷纭,功过评价不一,但不可争议的事实是1、给汉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,2创造出了卫青,霍去病的 ...

2 r& o( S- p5 z2 i     正所谓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如果战争准备得更充分些,结果也许就不会是惨胜!

点评

说的是。  发表于 2015-5-21 21:2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1:2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温柔胖哥 发表于 2015-5-21 21:08
7 x, o% F* \' ~! a7 S真是应了那句话: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打败了敌人,自己也伤了元气。致使西汉开始逐渐走向衰落。
7 q3 ?" B- S' A; ?
      确实如胖哥所说。像这样的没准备好的战争,不打也罢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成长值: 18520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34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感谢分享,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朝代,且不论其正义是否,就频频大规模的战争,就令百姓生灵涂炭,国库空虚,军队人困马乏。朝廷不但不体恤士兵百姓,还滥施极刑,为征战增加苛捐杂税,更加令国内矛盾激化,百姓苦不堪言。士兵们惧怕军令严刑,哪敢爱惜性命?征人多年不归,思妇高楼凝望,“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”虽然不是描述的漠北之战,但也反映了西汉频繁的战争给军人的妻子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。西汉王朝属于中国早期的年代,粗狂而充满野性,加上边境少数民族屡屡骚扰,自然令烽火不息,羽檄穿梭。严重滞碍了社会发展,生产力得不到恢复,百姓不能休养生息,长此以往,王朝当然不保。

点评

自有历史的逻辑。  发表于 2018-5-25 20:04
以攻为守,正是需要打的时候,我们不攻别人,也会被动地抵抗。  发表于 2018-5-25 20:03
支持此观点!  发表于 2015-5-22 14:57

评分

参与人数 3经验 +60 津贴 +100 收起 理由
司令员中将 + 20 赞一个!
地道云南人 + 20 谢谢精彩回复,论坛有您真好!
老家在黄陂 + 60 + 60 谢谢精彩回复,论坛有您真好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1:50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当时汉武帝只想一次性解决掉匈奴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年代,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周朝就开始祸害我华夏,只是没有想到胜利的代价如此之大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30 津贴 +3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30 + 30 感谢您在本版发帖,欢迎常来坐坐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2:17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家在黄陂 发表于 2015-5-21 21:17
+ C) ^% q! G. y# ?' _如果当时汉军能从自然环境方面进行更多的侦察,摸准气候变化情况,并在后勤补给方面做好更充分的部 ...
0 k* ]2 N2 S- O3 K
没有漠北之战,汉族能不能存活还是问题,罗贯中说过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。西汉的衰落那是封建王国的历史趋势,如果不是漠北之战,歼灭匈奴主力,以西汉末年的汉族实力,估计就被匈奴灭族了!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30 津贴 +3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30 + 30 淡定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2:3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孤鸿叹影 发表于 2015-5-21 21:34* Q6 S: V0 E6 Z2 R: y6 v. i
感谢分享,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朝代,且不论其正义是否,就频频大规模的战争,就令百 ...
/ \/ u+ \" h) s( W- L
       对外兵强,对内民安,乃是兴邦之道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2:39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鸿鸿 发表于 2015-5-21 21:38
, R6 V. _/ H9 R  N" k) {漠北之战是汉朝统治者希望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战略思想的体现;有利也有弊,有利是使得汉朝彻底没有了漠北的 ...

) l! {0 t7 |8 M; _2 q       如果有自己的思想,岂不是更好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2:41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白啸天 发表于 2015-5-21 21:50/ G1 c8 _2 v2 Z9 c) b  L
当时汉武帝只想一次性解决掉匈奴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年代,因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周朝就开始祸害我华 ...
* o" c) H6 U, ]; x% x4 T+ `
      厚积薄发,才是制胜的王道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21 22:42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汉武盛世,国力昌盛。今日之中国怎样?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20 津贴 +2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20 +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2:44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晴天浇水 发表于 2015-5-21 22:17
! u3 f" y2 X8 f, [  R+ f没有漠北之战,汉族能不能存活还是问题,罗贯中说过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。西汉的衰落那是封 ...
5 K& ~3 V, d7 T' g, P4 M
       不是不战,而是不打准备不充分之战!谋定而后动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21 22:4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前、向前、向 发表于 2015-5-21 22:42
. Y& f6 _6 d9 ]汉武盛世,国力昌盛。今日之中国怎样?
7 _8 D$ j/ H2 P* L; d
      今日之中国,奋发图强中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成长值: 17980

发表于 2015-5-21 23:20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       漠北之战,汉朝取得决定性胜利,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而且匈奴还没有被完全消灭,匈奴大单于还在,为后世留下了隐患。但不可否认,汉匈战争,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史篇,其规模之大,气魄之雄伟,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罕见的。毛主席在《沁园春.雪》中表扬的皇帝有其一,肯定了汉武帝的功绩。如果当时的汉武帝能准备的再充分一些,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,而不是让卫青的大部队去打击溃战,让霍去病的小分队打歼灭战,战争或许会结束的快一些、损失要小一些。+ T7 ^6 }+ W8 b9 p
      毛主席计划在五年内消灭国 民 党800万军队,这个计划的军事基础就是打歼灭战,不能为了顾及自己的伤亡大而让敌人逃跑,否则战争是个无底洞。例如辽沈战役,如果让蒋介石的军队撤到内地,就会增加以后解放战争的难度,拖延解放全中国的速度,如果让傅作义的军队从海上逃走,以后就更困难了。正是由于三大战役是大规模的歼灭战,使得毛主席的计划提前了两年就将蒋介石打 倒了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2经验 +110 津贴 +80 收起 理由
周游列国001 + 50 + 20 期待您的更多精彩演绎!
老家在黄陂 + 60 + 60 谢谢精彩回复,论坛有您真好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成长值: 8605

发表于 2015-5-21 23:26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帖奖励 +20 块津贴

两害相权,取其轻也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经验 +20 津贴 +20 收起 理由
老家在黄陂 + 20 + 20 期待您的更多精彩演绎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