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作为**业重镇和传统用工大市,东莞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正悄然变化。1 u5 ?$ {# B9 |' e8 z
7 V% m$ B) s2 [! H
近年来,随着“机器代人”大举推开,东莞**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,而对“机器人技工”的需求开始旺盛。
3 a3 A/ x* d' L B8 T. T1 N
' \. U3 O4 N9 B* @+ C7 z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该平台上发布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,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。
+ ~! f+ ?# U" O0 q
! f; x: D! x- C尽管“机器代人”的高-潮尚未真正来临,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**业工人开始“瞄准”机器人操作、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,加快自身的转型。/ Z2 i! z/ P0 {% ~" d! d) g/ x
- _ o( r' A7 v6 l! T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撰写的《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》认为,随着“机器代人”继续推开,未来或将出现“结构性失业与技能型工人短缺并存”的态势,也就是普工“就业难”,而技工“招聘难”,但并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。- ]: l/ }/ b l I9 {) ^* P
- j& V: l9 f6 E( {+ G9 N5 o3 M" ?( n. ^+ d" d" c7 p) ~
传统技工率先觉醒" t& g8 S& x) g7 F% h
8 ^3 R$ S9 \: `) Q
6月初的东莞,暑气蒸腾。3 [0 w0 K4 ]: ~. y$ V
' U/ B/ ]5 p9 ]. |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校的一间空调房里,伦子祥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机械臂,机械臂在老师的操控下,精准无误地来回移动9个零部件。
- ?& g( H: g" S) M
s f, u" u9 X& Z$ v察觉“机器代人”蕴藏无限机会后,伦子祥果断辞去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,并迅速报名参加培训。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机器人技工未来肯定很吃香,发展前景和收入比一般工种好,感觉机会不错。* c( {; }7 l4 e) P1 t! u8 ?
, i K) T' J/ q4 n" O
在诸多谋求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一线工人中,“紧跟潮流”早已成为普遍共识。
) X5 n$ d! @2 I$ @, r" i; r* U6 t* l9 |6 ?: D
29岁的卢子德原是一名机电工,月薪最高能达八千元,这在东莞的技术工人中并不低,但他仍辞职“充电”。卢子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机器人符合自己的技能提升方向,并且升级为机器人技工后,收入上或将有所突破,“有一定经验的话,月薪应该能过万元”。
7 R- u# t- G: Y5 V; ^6 A9 t* M/ [+ M& n2 W5 H5 v$ S+ F% A
这一火热现象的背后,实际上也暴露出“机器代人”背后的人才问题。
, M/ H& _$ y1 G! F) |9 N/ a
. [0 z/ _$ L' C% u东莞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该平台上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,约为去年同期3倍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东莞采访也看到,一些开展“机器代人”的**业企业,不惜开出高于一般技工的月薪“揽才”。
- H& U2 v9 x! `2 a% x' H# W; [. n5 F3 P! J5 S
“目前流通的机器人技工人才,大多从最早做自动化的企业出来,数量极少。”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院院长黄延胜表示,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机器人技工成为“香饽饽”,良好待遇和发展前景更引来无数人。
: x z3 H' _2 a; R! a$ s1 o$ p; W0 M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,目前,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工人,仍多以传统技工为主,比如机电工人、机床工人等,而普通工人转型并非这么容易。
, l* S6 B% R7 y5 Y$ z- Y; f( J9 q8 ^% l4 l- J% Q8 r8 C
黄延胜表示,传统技工技术基础好,行业关联性强,因此最先觉醒,最容易转型,也是现在自发参加培训的主要人群。此外,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也更青睐中级和高级机器人技工,就是能对机器人进行维修、养护、编程调试、管理和设计的人员,并非简单的操作工人。- Q& h: N; T1 C, x% \
& g7 A+ Z8 d) }1 A: u
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开始跃跃欲试,培训机构更是闻风而动。
4 ? U) ^2 h! Z) g( k6 x% N) y1 S( p q9 `; x: G+ I) P* [
东莞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潘庆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该校机器人培训班预计在9月份开课,首期计划招收300-400名学员,将设入门级课程。
$ k/ z) Q7 E, N+ c& l3 |- j
/ p- P4 o* u5 P ]- L( z! F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对基础薄弱的普通工人,教学思路通常是“缺什么就补什么”,也有一些人成功向机器人技工转型。此外,不少普通工人在简单熟悉机器人之后,向机器人**岗位发展。
( V) f/ l+ n% U1 _) K# x U: w+ z8 P
& u, i' S% ?# y4 T- J% j& N
普工更易转向服务业
+ E+ J( R9 ^4 s7 v6 U: R7 L4 M1 P" l- g& E, V
“机器代人”正引发东莞劳动力就业结构加速变化。
' i# [( O. T0 T- X/ M, S, S. [4 O' |7 k8 r8 P
尽管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开始有意识,并主动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升级,但这或许难以跟上**业企业“机器代人”的步伐。( P0 M: f$ O+ K8 A" {1 U7 k
+ H9 Q( _- A. R3 ~. B$ d. r黄延胜表示,目前机器人技工需求总量并不大,但仍供不应求,如果未来随着大量的企业“机器代人”改造项目投产,人才需求缺口将迎来爆发。
$ P& |' W& K) K) c7 C; l" K4 G; P# o& e: R9 |! r
截至2015年底,东莞企业一共申报“机器换人”项目达1262个。此外,按东莞市政府2016年“一号文”,到2018年底,东莞八成的工业企业将要实现“机器换人”。) ]5 ?: L# a& t
* ^! W1 E. s, i. T: F“保守估计,未来两三年,东莞**业企业对机器人技工岗位的需求将呈指数型增长,最少能达到数万个。”黄延胜说。
0 E% A9 F, ]) ^# G( O( W+ s+ j0 l5 \$ T! K) r
值得注意的是,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早前撰写的《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》就曾指出,随着“机器代人”推进,广东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。2015年前三季度,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月均供求缺口达到17.5万人次。普通职工对机器人应用的技能不够,机器人应用高端技工人才缺乏。$ X1 g4 C6 L0 I, w
5 J) s4 e/ u4 C: w如果普通技工难向机器人技工转型,一旦他们被机器人替换下来,应该何去何从?事实上这一问题向来都是“机器代人”的必答题。
/ w" |& k) a/ w; s* y d7 s! ?8 Z
! F* W/ c$ A0 \8 d! A O6 ^按照计划,东莞推进“机器代人”,预计每更新20万元机器就可减少4.5人用工需求,如此计算,该市每年预计可减少4万人的普工需求。: R- n: g% {8 v- D; N% P
/ K/ D- e" l1 |* e, T
东莞智通人才总裁办经理王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近年来,普通工人需求确实减少,主要表现为企业招工“挑剔”,这其中有“机器代人”后企业招工不再难的原因。! S H/ a! ]6 h4 ^. H/ X! F, `. \8 R
! D I1 f" m) }2 | t
王茜说,从她的观察来看,面临转型升级的普通工人,一般是会向电商、设计和物流等岗位转型进入服务业,“**业普通岗位减少,服务业需求增加,就业市场整体稳定”。
% c, X0 W Z4 Q3 l, H9 B! `+ w8 w# o& b. ^9 q; d3 V1 }
数据还显示,2015年前三季度,广东省全省**业企业岗位平均每季减少22.54万个,但**业服务化推动第三产业平均每季增加25.18万个岗位。
! Z, F' R/ y/ e) A( T% K$ l4 n8 R- b7 M* ^: W
上述报告也认为,广东推进“机器代人”并不会导致大面积失业。不过,该报告还认为,智能化改造及机器代人将造成低素质劳动力局部性失业,导致普工“就业难”,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以及失业人群生活托底将是“十三五”期间一大挑战。. h3 A p0 q0 [9 ^
$ O5 C2 G0 t4 I. o
该报告预测,广东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,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,总就业量每年增加15万人。) s, q9 h/ w' d! ?. @6 k
& w0 J: p, Y. J
“普工‘就业难’和技工‘招聘难’表明东莞劳动力就业市场正加速调整和磨合。”黄延胜认为,该平台的相关监控数据显示,普通工人参加技能培训,以及流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在加快,个别岗位甚至出现两位数增长。
+ \% o# u7 _5 t3 b2 h8 i: x, w4 r$ R: D( m( F" M- u% T! W# E8 `
/ j5 ]* |( |" m2 \9 R0 C; o. \8 A6 g9 n& @
|
|